要说汉字的结构,各位能多少知识储量可以倒出来呢?以下是对外汉语网整理到的,一起来看! 一、对汉字的研究 (1)人们对汉字的研究,早在先秦时代就开始了,当时的研究成果有《史籀篇》,已失传。 (2)秦代有李斯的《仓颉篇》、赵高的《爰历篇》、胡毋敬的《博学篇》等。到汉代,将秦代的三书合一,仍称《仓颉篇》。 (3)此外,又有史游的《急就篇》 (4)东汉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一书,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,学术上称为“六书”。 (5)“六书”最早见于《周礼》。 (6)东汉班固《汉书·艺文志》:象形、象事、象意、象声、转注、假借。 (7)后世采用许慎的名称,班固的次序。 二、六书 (1)象形?!跋笮握撸善湮铮嫣遐第?,日、月是也?!?/font> (2)指事。“指事者,视而可识,察而见意,上、下是也。” (3)会意?!盎嵋庹?,比类合谊,以见指撝,武、信是也?!?/font> (4)形声?!靶紊撸允挛?,取譬相成,江、河是也?!?/font> (5)转注?!白⒄?,建类一首,同意相受,考、老是也?!?/font> (6)假借?!凹俳枵?,本无其字,依声托事,令、长是也。” 从汉字的构成来看,六书中的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为造字法,转注和假借为用字法。 |